延吉市教育改革实验区
实验主题:融合与共生:民族教育的现代化探索
一、实验的主要内容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与需要,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相继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我国民族教育迎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原因,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其发展速度从总体上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且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针对这种形势,2002年7月7日,国务院颁发了《球探足球比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新时期民族教育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鲜明地提出了“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 的目标。
该实验旨在落实民族政策,探索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本土创新之路。以融合教育为核心理念,充分挖掘延吉市朝鲜族独有的课程资源(包括艺术、体育、文化传统、礼仪、社会风俗、饮食等),将区域课程/学校课程开发作为载体,构建与实施延吉民族教育课程体系。此外,以第三方评价作为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保障机制,生态式的探索延吉教育现代化的特色道路。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一,融合教育内涵的深度挖掘。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有其特定的文化元素,也都面临新文化语境下的发展困境。如何对待自身文化,实现新文化格局之下自身的文化身份重构即由传统走向现代,是民族教育面临的又一重要挑战。
融合教育理念的提出即是针对延吉当地的教育发展现状提出的,民族教育不仅要倡导一种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珍视与自豪感,同时还要倡导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尊重、理解与接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在融合共生视域下,关注民族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面临文化选择时的矛盾性和双重性,强调客观、辩证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强调传统文化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新发展,而不是无条件的保留与不变。落实在延吉市的教育实践中,即需要我们对融合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和解读,进而促进民族的自我认同和互相认同,为这一理念的落实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二,民族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民族教育,既要接受国家课程的宏观导向,同时还要解决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承和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各民族情况复杂,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承形式多样,国家很难出台统一的教材和标准,这就需要依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实现。因此,实现民族教育的深入发展,最关键的抓手就是要靠民族优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提炼,将教育主流化和在地化课程资源的整合,深入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为根本目标。延吉市作为朝鲜族主要的聚居地,已经有良好的教育发展积淀和传统,为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民族特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能够将民族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互补共生,给当地民族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同时,民族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也能够使朝汉学校实现课程共享,推动社会的民族和谐与整体进步,更从根本上提升全市的育人质量。
其三,以第三方评价机制保障融合共生的民族教育发展。评价对教育活动具有鉴定、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作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起随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教育评价开始呼唤社会评价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以保证教育评价活动的质量。这不意味着自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不再起作用,而是更加关注第三方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