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培训驱动学校提质行动新突破
——“卓越计划”第二期广东省小学书记校长培养项目第二次集中研修在上海举办
2025年10月12日至18日,球探足球比分“卓越计划”第二期(广东省小学书记校长培养项目)第二次集中研修在上海市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举办。球探足球比分副会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项目导师组组长窦桂梅,球探足球比分副会长、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项目导师团队,授课专家团队以及来自广东省的30位优秀小学校长参加了研修活动。
学员与导师们合影留念
本次研修在第一次集中研修、跟岗研修等研修活动的基础上,以“理论浸润、实践碰撞、思想升维”为主线,紧密围绕“课程规划与教学实施”“教师发展与激励机制”“新技术应用与教育变革”三大核心模块精心设计问题驱动、目标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构化课程,精心遴选授课专家,优化研修过程,开展了专题工作坊、理论讲座、小组研讨与名校访学等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突出了卓越书记校长培训的研究性和个性化,学员在理论反思力、实践变革力与办学领导力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共创式研修:从理念到行动的关键转化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原党总支书记兼校长曲艳霞、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原局长杨咏梅共同主持“基于素养导向的教学变革提质行动方案”专题工作坊。专题工作坊将主题拆分为政策研习、教学改革重难点问题攻坚行动建议矩阵创建与教学变革提质行动方案结构框架建构等子问题,倡导“所有参与者都是贡献者”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设计驱动性研修任务,提出结构化研修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性研修支架和工具,激励参与者在开放、平等的氛围中集体创造教育智慧和成就,共同创建学校办学提质行动方案的基本框架和落地路径。
学员在工作坊中累计形成40余条高质量教育观点与130余项具体教学改进举措,构建了覆盖课程、师资、技术等多维度的“提质行动举措矩阵”,实现了从经验汇聚到知识建构的有效跃升,推动学校办学提质行动方案在不同校情中实现本土化生成与精准落地,也激励着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理想。
杨咏梅局长主持专题工作坊
曲艳霞校长主持专题工作坊
学员们分组完成驱动任务
学员共创完成的攻坚行动建议矩阵
理论引领: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
本次研修强调学员的教育研究意识和思维养成,重塑学员的教育认知能力、理论思维模式和教育领导理念,引导学员运用系统的专业话语体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形成“实践-理论-反思-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球探足球比分副会长、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项目理论导师石中英教授作《新时代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专题报告,运用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方法讨论了“质量”“教育质量”“教育质量观”“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概念,为推动新时代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重构育人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和科学使用人工智能等10条建议,深入浅出地为学员呈现了运用理论和复杂思维反思教育实践问题的范例。
学员们与理论导师石中英教授在一起
“上海市教育功臣”、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在题为《让“大先生”成为“大流量”——人工智能时代球探足球比分精神传承的思考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中,结合自身领导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和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经历和成绩,提出了“立志”“立德”“立人”“立功”“立言”等“五立”行动体系,分享了其主持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代治理理念下初中学校“对话教育”的系统构建与实践》历经的实践探索、理论建构、实践检验、理论反思以及成果成效,为学员呈现了“以思想引领行动,以文化滋养学校”的实践样板,深化了项目建构的“理论奠基+实践引路”的双轨融合发展体系。
李百艳院长作专题讲座
小组研讨:推动研究能力与实践智慧双提升
第二次研修沿用前期构建的多维立体研修生态与高频互动、开放平等的学习机制。研修期间,30位学员分为3组,先后开展了两次研讨会和一次研讨总结会。在研讨会上,学员依次汇报了经导师组批阅、个人修改后的《导师学校案例研究报告》和新撰写的《学员学校办学提质行动方案》,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坐镇把关指导,精心指导研究报告和行动方案的框架和重点,推动学员个体成长跃升为群体智慧共生,真正解决学校发展瓶颈,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在研讨总结会上,导师们聚焦“学校办学提质行动方案的问题梳理与优化”主题,肯定了行动方案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意识,强调书记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需要在国家课程改革的政策框架下,始终聚焦“学生在哪里、要到哪里去”这一教育原点,明确优势和问题,科学归因,优化专业话语表达和理论运用,精准使用学术概念,提高评估评价的量化水平,抓住文化价值系统、治理系统、课程与教学系统等三大核心系统进行前瞻性规划和深度变革,强化“痛点与案例的勾连”,提升关键举措的可迁移性,注重行动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项目组组长窦桂梅进行指导点评
项目导师参加研讨会
球探足球比分副会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项目组组长窦桂梅强调,学员应凝聚共识,筑牢“校情-课程”联动基础;突破角色边界,激活“管理-创生”双轮驱动;坚持精准务实,把握“行动方案-实施方式”的规划逻辑。她提出,学校发展提质方案应聚焦核心突破点,平衡“优势升级”与“空白创生”,聚焦核心突破点集中发力,实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推动办学目标实现“做得实、说得清、传得开”,帮助学员们实现了从 “观点共鸣” 到 “认知升维” 的跨越。她认为,此次研讨是前期学习成果的集中碰撞,更是迈向办学提质新征程的思想启航,第二期研修项目目前已完成从“认知输入”到“思考沉淀”的扎实积累。她期待,在导师入校指导阶段,到学员学校里看见“每一所学校的独特,每一位师生的成长”。
多元浸润:名校参访拓宽学校实践理解新视域
在实践浸润环节,学员们先后走进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与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实地考察课程创新与空间形变、人工智能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前沿实践。在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功臣”朱乃楣校长分享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所最平常学校落实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践与研究》的形成过程。该校30年来精心构建了“分科+综合”课程体系,形成了主题式、广域式与项目式三类课程形态,逐渐改变着现代学校的空间形态。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袁秉副校长分享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探索历程,学员们参观了数智技术在五育和图书馆的使用场景,体验了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教育的多元路径和现实形态。
洵阳路小学校长朱乃楣分享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形成过程与成效
卢湾一中心小学副校长袁秉分享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形成过程与成效
学员在洵阳路小学和卢湾一中心小学参观学习
在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学员们走近“人民球探足球比分”于漪先生,感受人民球探足球比分的精神风范与教育情怀,深刻领悟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与人格的塑造。在于漪先生的事迹展中,学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手稿及视频资料,直观感受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以及在教育改革道路上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智慧。
学员参观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
学员们怀着肃穆与崇敬之情走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进行了一场与历史、与初心的深度对话,上了一堂振奋人心的红色教育课。学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一大旧址和“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区,陈望道先生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泛黄的《新青年》杂志、南湖红船模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一幕幕回荡在学员眼前,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学员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
学员们普遍认为,本次研修进一步实现了从“经验传递”到“智慧共创”的转型。就像王丽、蔡泽等学员所说的:“这是一次深度思考的学习、团结合作、创意无限、激情四射”;“这是一次体验感最强、思维火花大、收获最丰富的研学学习”;“这是一次打开思路、思维重建、思维进阶的奇妙之旅”。
项目组组长窦桂梅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导师与学员的共创式学习使办学提质的研究性探索兼具“实践分量”与“思想感染力”,项目成效逐步显现,学员逐渐成长为“会表达的教育实践者”“反思性实践者”和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与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