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 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召开
为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2020年12月,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并确定了60个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按照“自主、自愿”原则,各示范区在两届评选结果中共选择了74项成果开展应用工作。一年来,示范区的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取得了哪些好的经验?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主会场
2021年12月2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北京召开“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和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作为成果持有方代表,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和四川省成都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何荣作为示范区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球探足球比分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和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作为专家代表,展示交流推广应用工作的现实路径及深入思考。来自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代表、60个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和相关学校人员、74项成果持有方代表、部分省级教育学会代表共10万余人参加会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吕玉刚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要从思想上重视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双减’背景下,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非常必要,而且更加迫切”。“双减”政策实施后,校外培训得到有效遏制,迫切需要发挥好学校的教育功能,校内实现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要发挥推广应用先进教学成果的积极作用,改造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吕玉刚充分肯定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取得的效果。“总体上看,一年来,各地扎实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及路径,促进、支撑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整体工作初见成效。”
服务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成果应用转化是教科研生态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是一项创新性强、规模大、主体多、范围广的实践研究和行动计划。以往,大家高度重视教学成果的培育、凝练和评审,相对忽视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在推广应用和转化落实上缺少经验。通过一年的工作,社会各界对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逐渐提高。2021年是“双减”元年,各成果持有方将推广应用与“双减”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有机融合,聚焦和服务“双减”“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成效显著。
线上发言嘉宾
王月芬介绍说,作业成果推广团队以落实“双减”政策为导向,基于23个示范区的需求,开展“义务教育高质量基础性作业建设”项目研究,将作业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深化、细化与转化,把成果推广应用与“双减”工作、与自身教学改革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全国性的作业研究合作共同体,为示范区提供了诸多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有效地促进了“双减”政策的落实。何荣在发言中提到,四川省成都市示范区在应用王月芬团队成果中不断融合创新,形成了“成都版作业指南1234” 。其中,“1”即一个宗旨:立德树人、减负提质;“2” 即两个抓手:科学合理设计作业、精准高效实施作业;“3” 即三大特色:基于课程视域凸显素养导向、立足单元统整树立系统观念、借助典型案例强化示范引领;“4” 即四级联动:市级指导、区县研讨、学校细化、教师实施。该《指南》有力地提升了全市教师的作业设计和实施能力,开创作业建设新格局。
在乡村振兴和教育扶贫方面,通过成果输入、培训、教研、研讨等形式,充分使用成果方和示范区的专家资源,帮扶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社会效益。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吕传汉教授及其团队在推广“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成果中,拓展“情境-问题”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师提供定制化的课题教学和写作指导,整体提升示范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兰州大学“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成果开创多种研修模式,逐步形成菜单式培训的“兰大模式”,并通过驻校陪伴、云端课堂、虚拟合作、以研助教等途径,为提升边远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找到了新路子。
一年来,成果持有方与示范区秉持“共同体”的理念,聚焦重点工作,建立平等、开放、共享、互助的创新发展平台,建立常态化协调沟通机制,坚持成果共享、任务共担、课题共研、教师共培、学生共育,目标一致,同向而行。朱卫国建议各示范区,要整体谋划形成“一盘棋”,多方合作拧成“一股绳”,分步实施心有“一本账”,落实责任大家“一块儿干”,加强经费保障撑起“一把伞”,共同推进成果推广应用工作高效开展。
探索成果推广模式及“本土化”应用路径
在整个成果推广应用的链条中,成果的推广方和应用方是核心主体。对成果推广方来说,优秀教学成果是长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开放性和本土性,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要根据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实现“二次转化”;对应用方来说,优秀教学成果的选择和应用均立足于本土教育实践需求,目的是促进示范区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双方通力协作,组成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积极探索国家教学成果的推广模式和“本土化”落地应用路径,让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真正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罗滨
罗滨介绍说,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成果推广团队以“金色成长”成果推广研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思路整体推进工作,聚焦区域教改核心问题,规范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将成果实践经验转化为模块化、系列化、可选择的示范区研修课程,采用丰富灵活的研修方式,分“三年四阶段”启动并推进“C-G-S(College-Government-School)”双主体精准教学行动计划,有效提升了示范区的教研水平和教师素养。戴兴海在发言中提到,江苏省南京市示范区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视为本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确立创生型推广应用价值取向,构建友好型推广应用工作体系,推动“学-用-创”教改行动,提炼总结了“推广阶段结构化”“经典课程普适化”“推广方式立体化”的区域教育成果推广范式,为全市域教学改革搭建更为开放的“朋友圈”,探寻一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在这项工作中,作为组织方,球探足球比分积极作为,扎实落实各项工作,组织74项教学成果持有方和全国60个示范区探索教学成果大面积转化应用的实践路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地方教育学会着眼于成果持有方和示范区的实际需求,也组织和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年来,74项优秀教学成果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全国60个示范区扎下根来,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各地努力将成果应用工作与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与教育政策落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教科研和教师队伍水平提升,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真正的研究并不是‘大题小做’而是‘小题大做’‘小题深做’”。尹后庆勉励各成果持有方和示范区从实际问题和情境出发,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随时反思、不断修正,积小智成大智。
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吕玉刚要求,地方和学校要继续做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一是完善常态化交流机制,进一步凝练典型经验,要积极借鉴优秀经验做法,建立有效对接机制,强化线上线下常态化的沟通交流,积极举办区域性交流活动,加强区域性学校联盟、学校合作共同体等方面的建设。二是加强针对性专业指导。组织专家深入学校调研,寻找难点,发掘亮点,激发生长点,针对不同学校特点创设不同的推广方案,进一步促进成果应用本土化落地应用。三是开展过程性工作评估。组建常态化指导、督导专家团队,定期开展调研、指导、督导活动,展示成果推广应用转化成效。四是加大典型性经验宣传。指导各示范区加强对典型经验做法、优秀团队教师、显著工作成效等宣传报道,激发基础教育战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基础教育工作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情怀,做好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以更好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吕玉刚说。
球探足球比分秘书长杨银付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由球探足球比分和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球探足球比分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主持会议,北京市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海淀区教委主任王方参加会议并致辞。
北京市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海淀区教委主任王方致辞
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