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分享到


《中国教育学刊》教育视点

第27期

2024年4月11日






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向”与“新危机”


  在“留不住、下不去、教不好”的老问题未被妥善解决的情况下,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出现了“选调走、不用下、更难教”的“新动向”。近日,有研究者在山东P县和S县、安徽L县和C县、浙江W县和Y县、湖北J县和D县的调研中发现,县级政府正以“集约财政和师资”为目的,撤并了大量村小,或以“经营办好城区小学”为目的,刺激着乡村小学生进城就读,人为造成了村小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和乡村小学生的进一步向城性聚集。具体表征如下:


  一是从“留不住”到“选调走”。与大量乡村小学教师迫切期望脱离乡村相呼应的,是近年来乡村小学生的实质性减少和快速向城性流动。这一状况打破了基于既定生师比的教师数量结构的总体平衡,乡村小学普遍出现教师数量的“总体超编”。在山东P县、安徽C县、浙江W县的调研发现,鉴于城区小学教师数量的“总体缺编”,当地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改变了以往严格限制乡村小学教师调动进城的做法,正通过选拔乡村小学优秀中青年进城轮岗、交流学习等方式,向城区小学调配师资。有些地方甚至发布了考试选调公告,正“公开、公平、公正”地从乡村小学向城区选调优秀教师。以浙江W县为例,仅在2023年,该县就通过公开考试,为城区小学选调了170名乡村小学教师,其中不乏市县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二是从“下不去”到“不用下”。鉴于城区小学普遍出现的教师“总量缺编”,各地均逐步增加了对城区小学教师编制补充的力度,乡村小学教师队伍配置工作从之前的“下不去”逐步演变为“不用下”。在山东S县、湖北J县的调研发现,两地均强调“鉴于超过半数小学生在城区就读,且导致城区小学教师数量缺口较大的现状,今后几年,新调剂的教师编制主要用于城区小学”。在浙江Y县的调研发现,从2015年至2020年,该县陆续为乡村小学补充了约700名教师。但从2021年以来,便未再给乡村小学补充过教师,该县北部和东部几个偏远乡镇的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问题,仍未得以解决。同时,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跟加盟托管的乡村小学之间的城区教师支教活动,也因城区小学师资的不足,而无法实质性开展。


  三是从“教不好”到“更难教”。对浙江Y县、湖北J县、安徽C县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和村小校长的访谈发现,优秀生源和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双进城”已成常态,乡村小学存量生源以留守儿童和“后进生”为主。因逐步失去了优秀教师的引领和优秀生源的学业成绩参照,存量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正持续降低,而对存量乡村小学生的教育教学难度和管理成本,却在持续攀升。乡村小学教师正面临学生更难管理、教学成绩更难提升、工作成就感更低下的尴尬。

上述现象如不加以及时有效干预,将可能出现球探足球比分存量村小“名存实亡化”、乡村小学教师队伍总体“结构坍缩化”、存量在读乡村小学学生“弱者愈弱化”的“新危机”。


  存量村小“名存实亡化”,以浙江Y县某镇为例。据2020年至2023年的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显示,该镇共有9所小学,但学生已被整合到了镇中心小学及周边的3所村小。在未经多数村民同意,且未逐级审批报备的情况下,虽然5所村小依旧“地理”存在着,且“官方表册化”存在着,但实际上已成为“名存实亡化”的空壳学校。截止到2023年7月底,该县约有此类学校40所。类似状况在山东P县、安徽L县同样存在着。

  

  乡村小学教师队伍总体“结构坍缩化”,以湖北J县某镇为例。截止到2023年秋季开学,该镇共有在编小学教师229人,实有在编在岗小学教师186人,43人被以“岗编分离”的形式,选调去了城区小学。另有105人在县城购置了房产,他们对进城轮岗指标的竞争极为激烈,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同事和上下级关系,甚至影响到了课程的安排。为解决这两所乡村小学的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问题,该镇至今还使用着17名临聘教师。


  存量在读乡村小学学生“弱者愈弱化”,以安徽C县某镇为例。随着乡村小学生向城区的流入,截止到2023年秋季开学,该镇中心小学存量在读学生还剩562人,其中留守儿童371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98人(82人为留守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儿童44人(37人为留守儿童),超六成的存量在读学生为处境不利儿童。


  为此,研究者建议应尊重遵循乡村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严抑撤销村小冲动;为真切吸引留住优秀师资,应实施乡村小学教师工资倍增和职称自然晋升计划;应创新乡村小学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重组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应实施乡村教育自信培养提振工程,增强乡村小学教师的内生动力。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教育学刊》来稿《乡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老问题”的“新动向”与“新危机”》(编号:2023-4637),文章未被学刊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