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分享到


《中国教育学刊》教育视点

第25期

2024年2月18日






以数字化夯实教育强国基点



  教育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对数字时代创新人才需求的战略应答,也是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我国积极推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取得一系列显著进展:一是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整合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二是依托教育数字化示范区先行引领,打造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新模式;三是开展数字化赋能教育基础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数字化科学发展规律。

以数字化夯实教育强国基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具体路径可从以下三方面考量:其一,培养德育为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大批创新人才;其二,推进AI赋能、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其三,构建全纳、公平、开放、可持续的教育体系。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2期《以数字化夯实教育强国基点》一文。




数据充分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



  我国教育数字化已经进入纵深发展期,呈现全方位协同改革、全要素质量提升、全程化强力驱动、全员化深度参与等新特点。“数据充分赋能”是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于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最新指示,是教育数字化战略纵深发展的关键所在。数据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承担“加速器”“润滑剂”“仪表盘”的重要作用。数据充分赋能强调数据在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全流程赋能、全要素赋能、全场景赋能、全业务赋能,实现对教育组织形式、教学形式、服务形式及治理形式等的模式和流程再造。就内在逻辑而言,数据充分赋能是基于数据环路充分激发数据活力与价值,实现对个体、学校、教育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价值层赋能、行动层赋能以及绩效层赋能,形成“知道—行动—评估”的数据赋能链条。就实践路向而言,为推进数据充分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纵深发展,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包括建设全国一体化教育大数据中心,优化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统筹推进教育数据应用绩效评估,加快建立教育数据要素交易机制,以及着力推进教育数据应用示范工程。



数字技术赋能差异教育的内在机理与行动路向



  随着智能时代的席卷而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不断渗透至教育领域,为差异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念支持,在学校践行差异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动力源”与“智慧源”的作用。数字技术赋能差异教育的内在机理表现为:数字技术可以通过自身的全面感知力、数智驱动力与精确诊断力助推差异教育的基点、过程与目的的实现,即精准识材、差异育才与人尽成才。未来,有必要通过完善教育数据搜集的全过程机制、加强教育数字基座的全方位建设、建立智慧教育评价的全息性系统等路径,发挥出数字技术在差异教育中既定的赋能作用。



中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研判及深化对策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其定义、内容、评价等尚未达成广泛共识。研究从实践出发,在梳理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行动举措和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评估框架和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调研。研究发现,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政府引领为主导;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尚未进入教学核心流程;东中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不均衡;教师数字化能力不足为数字化转型带来严峻挑战;教育新生态正在形成,但发展不均衡。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效应,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核心要素数字化转型,向西部和东北及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加强教师数字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数字教育生态系统。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2期“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