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广,六个成果+两个访谈告诉你,是什么让他们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成果奖?
为了更好的发挥优秀成果在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发展实践研究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12月14日下午,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交流展示在济南市山东大厦举行。来自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六个获奖单位代表分别讲述了他们的成果故事。
一、以综合的教育造就完整的儿童——幼儿园综合课程35年的探索与建构
南京实验幼儿园业务园长黄菲介绍了本校的综合课程实践探索历程。
1955年成立以来,南京实验幼儿园便明确了自身教学研究基地、实习基地、教师培训基地的基本定位,以问题为导向、以儿童为中心,坚持持续完善课程教学。1958年开始,南京实幼便开始自主编教材、钻研教法。黄菲指出,为了解决分科课程的弊端,学校1983年展开行动研究,在35年的探索中,南京实幼先后经历了五个探索发展阶段:探索综合课程的结构、深入教育过程的研究、走向自主创新的综合教育、文化视野关照下的综合课程研究、深化完整儿童的认识研究。在突破了分科教学弊端的同时,还构建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综合课程新模式,确立了以完整儿童发展为导向的价值立场,创新了促进课程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教学成果颇丰,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黄菲(成果报告人)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业务园长
黄菲先后以“蚕宝宝”“找洞洞”等生动的教学活动为例,指出幼儿园的综合课程是重视幼儿成长的关键经验,主题活动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综合课程的研究在中国学前教育改革之路上意义深远。
多年来,南京实幼综合课程的探究培养了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促使综合课程立足于中国国情、富于民族文化底蕴,同时接轨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在新时代中不断绽放活力。
二、乡土化、项目化、常态化:一所山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
孙锦明(成果报告人)
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孙锦明介绍,学校在“无资源、无指导、无章法”的现实困境下,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须要突破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团队明确了课程意识,以课程为抓手,以乡土为主题,以“学-思-行-省”为思路,以“八化”要求为原则,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已有资源,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此外,在活动全体化、课时固定化、教师队伍整齐化、保障制度规范化四个方面,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将课程贯穿于各年级各学期,创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
王林华(成果报告人)
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校长
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校长王林华以案例交流的方式,分享了“学生种辣椒”的故事。在这个案例中,学校创造性突出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尝试的热情,让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培养了学生的耐心,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在综合实践课程方面,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做了大量探索,创新了山村小学的活动形式,形成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打造了特色的山村样板。
三、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建构
江苏南菁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杨培明认为,教育需要以美育精神优化传统学校课程教学文化,以审美教育促进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面前,让人高高地挺立在大地上,更加有尊严的生活。
杨培明(成果报告人)
江苏南菁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南菁高中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以传统书院文化精心打造美的校园,以美育课程体系整体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审美课堂建设促进育人模式转型。
学校提出“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和“高中美育素养论转向”的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型。依托12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采用“三课联动”(课程、课题、课堂)策略,探索出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美育范式。“大美育”课程体系面向学生全体、覆盖教育全程、成就全人发展,实现了学校转型、师生发展和辐射示范的同步推进,让学校教育走向美学境界。
马维林(成果报告人)
江苏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
随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马维林在《新时代教育需要美学精神》的报告中提到,美是自由的实现追求美贯穿于人生命的全过程,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理想的人格具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的感性,即有理性的成年性,也有想象的青春性。同时,脑科学研究成果发现了审美心理和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教育与美学关系。
让教育彰显美学精神——崇高、解放和自由,教育具有激发出师生的内在创造力,培养他们自信豪迈的精神格局和形态,未来的教育才真正充满希望。
四、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来自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创始人、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副校长陆振华作了题为“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主题报告。他首先阐述了常熟特殊儿童入学率低、融合教育方式单一、“随班混读”现象严重三大教育之困。其次他对常熟特教之路、特教之为进行详细介绍。
陆振华(成果报告人)
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创始人、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副校长
常熟2004年成立全国首家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历经十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性地构建了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坚持普校优先安置特殊儿童,创设“全日制、半日制、走班制”三种办班模式,构建“共性+特需”“集体+个别”“社会+生活”三种融合课程,探索“医教结合”“复式教学”“生涯规划”三种教学特色,形成行政管理融通、业务指导融合、社会支持融情三大运行模式。
孟春芳(成果报告人)
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
来自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孟春芳作了“融合,点亮三个梦想”主题报告,通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阐释了常熟特教一个都不能少、寻找合适的教育、让特殊孩子也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大梦想。
常熟特教历时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实现了三大跨越:特殊儿童入学率从60%到100%的跨越;从“随班混读”到“多元安置”的跨越;从义务接收到全情接纳的跨越。
五、共建?共享:初中整本书阅读课程区域推进的实践探索
倪岗(成果报告人)
深圳市宝安区初中语文教研员
深圳市宝安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倪岗介绍了深圳市宝安区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具体做法。
一是共建,即开发整本书阅读课程,实现国家课程区本化。包括确立“三三制”课程制度,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整个语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总课程安排实行“三三三制”;形成多维度的课程目标,包括分享阅读成果,提升思维品质,掌握整本书阅读方法,养成持续阅读习惯等;开发科学有序的课程内容,包括精心推荐阅读书目,生成系列阅读策略等;制定要素完备的课程方案。
二是共享,即推动整本书阅读课程助力区域学生共同发展,包括全程化引领、情境化活动、过程化评价等。
三是共建共享,即课程开发区域化,优化教研生态,探索出了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效路径。
在这样的探索下,深圳市宝安区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实践成果丰硕,7年来,60所学校共同推进,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平(成果报告人)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语文教师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语文教师李平用亲身经历分享了在实施整本书阅读课程中的故事及体会。如引导学生写《水浒传》读书小论文,老师及时点拨,学生从茫然到明朗,促进学生思维的迸发和延伸;创建线上读书会,组建“沉迷读书小分队”,提出疑问,分享观点,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让阅读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良好习惯。
深圳市宝安区基于“共建?共享”的国家阅读课程区本化模式,为全面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整体建构“三级课程体系”,提供了完整样板和宝贵经验。
六、区域课程“社会情绪能力养成”的开发与突破
曹坚红(成果报告人)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做中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曹坚红作了题为“上海静安区社会情绪能力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特征”的成果分享报告。她首先介绍“社会情绪能力”的概念以及上海市静安区社会情绪养成教育的缘起。
社会情绪能力是个体与社会互动中,驾驭情绪、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负责任决策以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随着跨领域合作研究发展,社会情绪能力成为国际研究前沿课题和热点。
2009年,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建议静安区研发我国自己的“社会情绪能力”课程。这一课程的研发目的在于解决静安区教育面临的瓶颈。在本土化研发过程中,上海市静安区形成了自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相互衔接地持续培养学生社会情绪能力的区域课程,具有七大特征,即确立社会情绪能力养成教育的跨学科、预防性定位,以两大核心理念为导向,养成教育目标精准针对本土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以学生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内容资源,在学前、小学、中学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养成教育延伸至家庭和社区,教师获得细致而系统的支持。
肖榃霖(成果报告人)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做中学”研究所教师
肖榃霖通过“真实课堂和真实问题”分享《这是真的吗》教学设计的成果故事,介绍了静安区社会情绪能力养成教育五大目标,即“自我认知:建立有依据的自信”“驾驭情绪:在压力与挫折之下实现目标”“社会感知:有同理心”“健康的人际关系:能预防和妥善处理人际冲突”“负责任地作出决策”。
七、访谈一:课程+
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更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为学生发展和人才成长提供支撑和保障。教育部高度重视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将其作为改革育人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环节。
12月14日下午,由球探足球比分副会长吴颖民主持,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党委书记马宏,北京史家教育集团科技人文部主任郭志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博士三位嘉宾围绕“课程+”展开探讨。
吴颖民首先针对三位嘉宾做的课题项目抛出了几个问题,即为什么做当前的教育项目?是如何做的?在做项目当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感受和体会?项目对于区域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对于老师或者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又会给现场的参会者什么建议?三位嘉宾根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开展的教育课题,各自谈了对“课程+”的思考。
马宏谈到,他们的课题研究主要为解决分科与综合不平衡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在研究当中,选择了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多年研究下来的教学成果就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课程为基础,以学科+为主要特征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综合化实施的一个模式。
郭志滨谈了学校博物课程的开展,他认为,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华经典的诵读,他们以博物馆为突破口,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解决真实在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来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也培养孩子一份家国情怀,夯实一种文化自信。在课程设计和构建的过程中,他们更关注文物背后的文化信息,而不仅仅是关注它表面的属性信息。他们发现,在真实的场域下,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都能够跨越校园的围栏,到社会、到社区、到实践基地,但是他们怎么跟国家课程、国家意志相挂钩,怎么回来?所以,在整体课程在搭建的时候,是有出得去的课程,还有回得来的课程。
王月芬主要谈了作业改革的研究。她认为,作业是教学的中间环节,它可以诊断教学、改进教学,如果作业设计和实施能力提高了,它也可以带动老师评价和命题能力的提升。基于这样的判断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他们进行了长达10年的作业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八、访谈二:教师+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责任。由球探足球比分副会长尹后庆主持,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上海市电教馆张治馆长,三位嘉宾围绕“教师+”展开探讨。
访谈一:课程+
访谈围绕两个问题依次展开。
问题1:今天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些变化,对学生、对老师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
针对这个问题,三位嘉宾从各自研究课题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窦桂梅认为,教育进入新时代,作为教师,我们要想到国家要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师应该“加”什么?为谁加?为什么要加?她认为,要让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从教到学、再到育人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罗滨认为,老师强,他的学生成长的就好。所以,老师怎样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强,成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问题。她认为,老师应该具备两个关键能力,一个是学科育德能力,一个是教育创新能力。这两个能力的提升,帮助老师回应当前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张治介绍,他的课题主要是解决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老师开展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实施研究与课程的学习。他现在做的研究性学习智能知识平台,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虚拟的老师,一个智能的老师,可以把老师从重复的劳动当中解放出来,同时让老师有球探足球比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需要真正付出情感、付诸智慧的方面去。
问题2:讨论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在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道路上,有哪些障碍?通过什么方法助推教师的素养提高和能力提升?
三位嘉宾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罗滨主要介绍了海淀区作为区域支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些体系建设,包括研制学业标准、把教研活动升级为教研课程、互动、关注双基等。
张治介绍了研究性课程在实施过程当中遇到的现实障碍,以及他的课题如何支持教师转变,即让老师要能够使用系统配合自己的工作,老师要想着能够借助于工具,而并不能忘记自己本身所应该承担的职责。
窦桂梅则用生动的例子,表达了能否在新的育人方向既定的蓝图下,顺着儿童的感觉出发,根据儿童成长的方向,缔造教师自己的行走方式。